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国内外学者关注生态文明与反贫困

发布时间: 2016-04-28  浏览次数:

 2014年08月08日 16: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汪青梅 孙兆霞字号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近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生态文明与反贫困”分论坛在贵州贵阳举行。贵州省政协主席王富玉,贵州省委副书记李军,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国务院国家扶贫办领导小组副组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刘永富,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诺德厚,亚洲开发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哈米德·谢里夫等出席会议。

  此次论坛以“反贫困——以贫困群体能力成长为先导,社区行动为根基,绿色减贫为战略取向,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目标并重的协同行动”为主题,与“中瑞对话”、“云上贵州·大数据”、“绿色丝绸之路”并列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40多个论坛中的4大重点论坛。来自政府、学界以及反贫困行动领域的实践者等国际国内嘉宾围绕论坛主题及主要议题展开对话。

  在反贫困的行动者和组织的责任承担方面,国务院参事汤敏认为,应让扶贫志愿者成为反贫困的生力军,要把全世界动员起来一起扶贫,而不仅依靠政府或产业扶贫。世界宣明会桂黔区域总监邓荣基提出,从事反贫困、发展工作的民间组织能成为很好的补充。“互满爱人与人”中国首席代表迈克尔·海尔曼认为,贫困群体是反贫困运动中的行动主体,但他们同时需要外界支持,反贫组织要改变贫困群体现状,应与贫困群体一起奋斗。

  基于绿色减贫宗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主任张琦强调,促进绿色减贫,要深化认识,构建绿色减贫新体系;积极探索,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提供支持保障;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新方法,促进生态资源、绿色资源资产化;将绿色减贫指标体系纳入贫困县考核约束退出机制,完善绿色减贫战略政策及规划体系;加强区域联动协调,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减贫。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认为,要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从社会、文化、环境各方面理解扶贫。精神扶贫要用共同的梦想凝聚人心,社会扶贫要城乡共生,生态扶贫要注重环境保护,反贫困的同时也要反浪费。

  从反贫困机制和体制层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春光提出,当前国家亟须创新扶贫开发理念,转变扶贫反贫形态,实现四个转变:从开发型向发展型转变,从单一项目型向综合和系统型转变,从以政府为主导向多元参与和共治型转变,从经济型向人与生态共生共荣型转变。要以社会建设为平台,夯实扶贫开发的社会基础,是落实和创新扶贫理念、促进四个转变的重要机制。社会建设要解决政府与民众的相互信任问题、民众内部的团结问题、民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能力提升问题、民众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民众与生态建设问题等,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生态、政府与社会之间共生共荣。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陆德泉指出,如果贫困地区的扶贫部门和民政部门能够合作,共同推进农村社会工作和“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在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尝试,那么就可以充实培育扶贫对象的主体性,在激发社会和社会组织活力、改进贫困地区的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上作出贡献。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反贫困主体的能力重构,对反贫困主体的尊重,市场、产业发展与绿色减贫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此次论坛由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扶贫办、贵州财经大学联合承办。(汪青梅 孙兆霞)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724 电话:58801012 email:ccprr2016@bnu.edu.cn
Copyright © 2002-201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