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减贫信息  >>   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
2017年2月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进一步完善扶贫脱贫机制

发布时间: 2017-03-28  浏览次数:

  

【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进一步完善扶贫脱贫机制

 2016年国家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加快补短板战略部署,使得我国扶贫脱贫事业取得开门红,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取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包含着中央领导息息牵挂、扶贫一线干部职工日夜辛劳、社会各界的主动参与,贫困家庭的主动配合和自身努力,从而形成了新时期的贫困治理新体系和新机制,扶贫脱贫机制创新取得历史性新突破,贫困治理能力和效率大大提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着2020年目标逼近,越到最后,扶贫脱贫的难度比以前就会更大,扶贫脱贫遇到的更多新问题和新矛盾,可以说2017年是我国扶贫脱贫最关键的年份。随着扶贫脱贫新机制的运行和推进,根据历史经验,必然会出现一些扶贫脱贫新旧机制体制转化过程中的适应、磨合、冲突和矛盾,也会带来贫困村和贫困户与新帮扶主体、新型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形成中的动力机制和关系的适应性新变化,从而在能力提升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的新平衡关系上,也带来新时期农村扶贫脱贫过程中的制度政策供给与需求结构上差异的新特点,新旧扶贫脱贫政策和制度之间的供需结构、范围、职能等出现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带来了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新时期的状态的新失衡现象,这样也必然造成扶贫脱贫政策供给侧改革上的一些问题,可以说,2017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的任务相当艰巨。为此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17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教育和健康扶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和项目监管。创新扶贫协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其核心就是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进一步完善扶贫脱贫机制,尤其是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对于巩固原有成果,提升扶贫脱贫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时期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已经基本形成

基于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我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的完善和创新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并且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表现在: 第一,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创新发展格局已经建立和形成。其一,责任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合力攻坚”的脱贫攻坚责任机制。其二,精准瞄准识别机制得以全面落实:建成了符合各地实际的精准识别机制,贫困瞄准的精准程度大幅提升。其三,贫困监测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大数据技术为手段的贫困监测技术愈发成熟。其四,考核评价机制稳步实施:完善的贫困县考核机制已经建成、第三方评估广泛开展。第二,内源发展机制创新发展加快。其一,教育扶贫机制:全方位覆盖的教育扶贫机制已经建成。其二,产业扶贫机制:各地产业扶贫政策推陈出新,形成了多种创新模式。如企业带动、大户带动、集体经济带动、政策带动、新型产业和技术带动等。第三,外源推动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效果。其一,驻村帮扶机制全面实施: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其二,社会扶贫机制:定点扶贫和企业帮扶进一步创新。其三,片区攻坚机制:与精准扶贫机制协同推进,片区攻坚机制的行业部位牵头带动片区发展,在精准扶贫实践中产生了巨大成就。第四,绿色减贫机制创新发展。绿色扶贫是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地区的发展特点,提出的创新扶贫模式。其一,易地搬迁扶贫。2016年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超过240万,接近于2001-2010年搬迁286万余人。其二,光伏扶贫。从全国总体来看,光伏扶贫是绿色减贫新途径。其三,旅游扶贫。旅游扶贫是连接生态保护与减贫的有效桥梁,是绿色减贫创新的最有效途径。国务院扶贫办与国家旅游局合作,启动贫困村旅游扶贫工程。其四,资产收益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机制,目的在于把细碎、分散、沉睡的各种资源要素转化为资产,整合到优势产业平台上,扩展贫困人口生产生存空间,让其享受到优质资源,实现脱贫致富。例如贵州六盘水的资产收益机制探索:“三变机制”,即“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

从以上可以明显看出: 贫困人口每年减少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逐年稳步下降,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顶层制度设计初步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了国家脱贫攻坚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而10个《决定》配套文件和101个政策文件包含了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劳务输出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国土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 社会保障与扶贫相结合等政策指点和措施路径。精准扶贫机制实施顺利推进,精准识别工作顺利完成,扶贫对象精准程度大大提升。驻村帮扶工作队伍和贫困村“第一书记”全部到位,全社会大扶贫格局已经形成。扶贫资金精准和扶贫项目精准的效率大幅提高。各具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进一步推动扶贫脱贫机制升级

 虽然精准扶贫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效,但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中有的是我国扶贫开发机制长期以来的遗留问题,有的则是新形势下遇到的新问题,但无论哪种,都是未来精准脱贫机制创新的新动力。总的来看,有以下几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精准扶贫的供给和需求存在失衡,还需进行精准扶贫的供给侧改革。中央一直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实施推进以来,我国各类扶贫政策在瞄准程度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时至今日,扶贫政策的供需双方在精准匹配的层面上,仍然有进步的空间。总体来看,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扶贫政策的供给总量很大,但在供给工程中对需求侧的重视远远超于供给侧的重视。第一,扶贫资源大量供应,但始终还未重视其效能进一步的优化。第二,扶贫资源的马太效应仍然存在,扶强容易扶弱难的情况没有得到改观。第三,一些需求侧最需要的扶贫资源仍然得不到保障,各地产业扶贫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住房、医疗、养老三座大山压力仍在。因此,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还需同步推进精准扶贫的供给侧改革,从供给侧发力。不断增强扶贫举措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尤其在未来一个时期,绝对贫困状况相对缓解、相对贫困逐步凸显的状况下,我国贫困人口的地区分布、致贫原因、资源需求将会发生巨大变化,必须多从供给端发力,在增加扶贫供给总量的同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供给侧改革,以适应未来我国贫困状况转型。此外,精准扶贫本质就是一场扶贫供给侧改革,贫困地区情况千差万别,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只有结构性施策、精准施策,才能提高扶贫成效,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二,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需要受到高度重视,这是扶贫脱贫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受到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扶贫政策、项目的后期维护和可持续性发展还需要提升。精准扶贫以来,实施了很多超常规举措,这些超常规举措如何常规化、常态化仍然是未来减贫机制创新完善的重要努力方向。此外,一些扶贫项目和扶贫政策的设计对后期维护可持续发展的考虑还比较欠缺,导致后期维护和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扶贫效果昙花一现、扶贫项目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城市化造成的贫困地区“空心化”问题,对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内源发展机制的建立带来了很大挑战。城市化造成贫困地区的空心化问题可能是未来精准扶贫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之一,由于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难以吸纳足够的就业,也难以吸引贫困人口回乡创业,大量青壮年劳力外流,造成贫困地区空心化,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发有限。这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贫困地区由于内生动力不足有可能持续衰败。虽然通过脱贫攻坚,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而持续衰败。二是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增加了贫困代际传递的风险。虽然在《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但此类问题的根源在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因而可能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解决此问题,在此期间,国家的战略选择、制度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绿色生态减贫机制需要作为精准扶贫重要战略尽快提上日程,这是扶贫脱贫机制完善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精准扶贫以来,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取得新的明显进步,绿色减贫机制也初步建立。但从绿色减贫的实践来看,绿色减贫还未作为专门的减贫机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绿色减贫的理念还未如精准扶贫、绿色发展那般深入人心。实际上,绿色减贫是可持续最强的共享发展模式。贫困地区人口大多受教育程度低,生存技能较落后,自身减贫能力弱,主要依靠政府的单向扶持。然而绿色减贫措施的实施,要求发展方式从外源向内源的根本转变,构建出新的绿色扶贫动力机制。从宏观层面看,国家从绿色发展角度出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建立相应的绿色扶贫项目,通过培训贫困人口专业技能,拓宽其就业和收入来源渠道,从而提升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从微观层面分析,贫困人口从被动的接受式扶持变为主动的积极减贫。此外,绿色扶贫战略因地制宜,结合地区的发展特点,提出不同的扶贫模式。对于自然条件极差的贫困地区,实施生态搬迁等包容性的减贫路径;对于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改变了以前大力开发的扶贫模式,转化为以保护利用为主的长效扶贫路径,如建设生态观光景区等旅游产业;对于生态条件多样性的地区,既有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也存在生态破坏较严重的区域时,采取针对性的绿色减贫措施,对生态薄弱区加大管制保护力度,对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又要采取适当利用的减贫方式。比如,20世纪80年代贵州毕节进行的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试点:核心内容即开发扶贫、生态保护、人口控制就是适应新变化、新要求,保证扶贫项目有利于生态修复和绿色发展。易地扶贫搬迁也正是考虑到“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绿色生态脱贫工程,又如,内蒙古亿利公司通过在杭锦旗治沙20年,把企业发展和生态治理相结合,构筑了“沙产业”,带动周边贫困人口带脱贫,等等。因此,如何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贫困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明确贫困地区绿色发展的总基调,切实把绿色发展融入到扶贫脱贫和精准扶贫行动中、项目中、资金投入中和每一个帮扶措施和扶贫产业发展培育中,将是未来减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大绿色生态减贫理论是实践探索,是未来扶贫脱贫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和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724 电话:58801012 email:ccprr2016@bnu.edu.cn
Copyright © 2002-201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