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减贫信息  >>   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
2017年9月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减贫的创新特色与思考

发布时间: 2017-11-24  浏览次数:

【本月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

        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减贫的创新特色与思考

十八大以来,中国扶贫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不仅仅体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实施,而且呈现于将中国扶贫脱贫2020年战略目标实现与未来长远的发展和扶贫战略的融合。其中,突出表现就是将中国绿色减贫研究从理念到行动,从行动到政策制度顶层设计,进而扩展到绿色减贫的创新性特点。

一、中国绿色减贫的创新特色

仔细分析和总结不同区域在中国绿色减贫领域的实践探索创新,其新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中国绿色减贫内容多维度化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绿色减贫理念在中国逐渐突显出来,已经从早先单纯以经济维度为目标的单维度减贫逐渐向绿色减贫转变。从内容来看,绿色减贫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提升贫困人口生活水平为目标,根据“两不愁三保障”的建设目标而制定的多维度战略。根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所研究的《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报告》,绿色减贫含义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绿化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程度、社会发展能力和扶贫开发与减贫效果四项内容。与以往仅依靠经济为标准的减贫模式相比,绿色减贫多维度内容主要有几点优势:第一、内容更全面。可以更为准确地衡量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和需求,从根本审视贫困问题,更有助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二、更具可持续性。绿色减贫以生态保护为原则开展减贫,为贫困地区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可以更长效地保证当地的发展条件。同时,绿色减贫从社会保障、健康等多方面对贫困人口进行扶持,防止仅靠经济扶贫造成的返贫现象出现,因此减贫效应更为长效。

第二,绿色减贫机制的可持续性。绿色减贫机制主要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所谓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其本质是站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减贫,为减贫工作确立了一个生态红线。因此在这样的原则下绿色减贫保证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贫困地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界条件。第二层意思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质是通过合理开发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使其转化为经济和社会价值,惠及于贫困地区。同时,产生的价值还可以再一次投入到当地的绿色资源上,形成新一轮的转化,形成贫困地区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因此,绿色减贫机制实现了绿色资源向经济和社会价值转化的循环,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

第三,绿色减贫方式多元化。绿色减贫基于多维度的内容,相应地在实行过程中也突破了以往政府主导的减贫方式,采取的方式也比较多元化,主要方式为:绿色企业带动扶贫贫困地区的绿色企业拉动是贫困人口脱贫的一个重要路径。企业通过对贫困人口采取绿色项目倾斜支持、减缓贫困人口就业压力等方式对贫困人口进行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带动作用,主要表现为:①贫困户优先务工,促进贫困户脱贫。这是企业对于贫困人口的最直接带动渠道,由于大多数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低,没有能力和资金进行自主创业,或者有一部分贫困人口因为子女、老人、及自身原因无法外出务工,因此,企业针对于这部分人群直接采取务工的方式进行扶持。首先,在投入方面无需贫困人口负担资金,并通过为其打工支付其一定的经济酬劳,减轻贫困人口及家庭的经济压力。其次,企业可以就近为贫困人口安排就业,解决了外出打工所带来的家庭问题及成本问题,对贫困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影响,而且也缓解了贫困村因为外出劳动力过多而造成的乡村空心化现象。最后,企业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观念上的培训和技术上的指导等综合培训扶持,提升贫困人口的发展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贫困人口在提升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减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今后贫困人口自主发展产业提供内在基础。②入股分红,对贫困户创业进行资助。除了直接务工以外,企业还会对贫困人口提供一定的投资机会,贫困人口可以用一部分扶贫资金入股,由农民变为股民,享受到企业带来的红利,按股分红,这样贫困人口不仅可以获得务工收入,同时通过入股也能得到的经济效益,获得双向收入。③通过与贫困村专业合作社及大户开发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由于贫困人口分散,贫困类型多样化,因此企业对贫困人口“一对一”式的扶贫规模较小,拉动能力有限。因此,对于部分贫困人口比例较多的贫困村,企业可以直接与当地大户以及专业合作社进行项目合作,从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企业对大户或者专业合作社提供产业贷款资金、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全方位的扶持,保障了整个产业的经济效益。在整个扶持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使经济效益尽可能地精准到贫困人口上,企业和政府对大户和专业合作社都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分配贫困人口一定的参与比例、给大户或者专业合作社一定的扶贫脱贫任务,从而激励其对贫困人口的倾斜扶持。

二、中国绿色减贫形成的启示和思考

基于以上总结出的绿色减贫创新特色,结合我国未来扶贫脱贫趋势,尤其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的历史性进程中,着眼于扶贫脱贫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共同体目标,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和思考:

第一、聚焦转型发展,重点强化绿色性,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虽然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正是基于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效益、低品质的传统发展方式的系统反思,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不发展,而是要高产出、高效益、高品质的发展。发展也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 GDP增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保育、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等都是发展的重要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破坏了绿水青山的金山银山,宁可不要;以贫困地区人身健康为代价的发展,宁可不要;损害贫困地区根本利益的发展,宁可不要。因此,应尽快促进连片特困地区转型发展,不要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重点强化经济、当地县域经济业发展的绿色性,充分挖掘连片特困地区各自特色的绿色资源,形成持久发展动力。

第二、聚焦理念引导,重点强化文化性,形成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绿色减贫强调在发展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特别强调转变发展理念,强调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强调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从每个人做起、从现在做起。要实现绿色减贫,就必须将理念提出和顶层设计相融合。特别是在发展观念、环境意识上,需要落实到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每个组织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等行为上。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向基层干部、向群众解释。这需要基层政府以具体举措贯彻落实,需要基层政府鼓励和引导。只有基层干部、广大群众认识到绿色发展的好处,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绿色减贫战略的成功实施。因此,贫困地区绿色减贫不能忽视价值、文化层面的影响,重点应把培育绿色发展和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当中,加强绿色发展、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第三、聚焦脱贫奔康,重点强化包容性,有容方为大。贫困地区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能否脱贫,关键在于将绿色发展与包容性减贫相结合,走包容性绿色发展的脱贫之路。包容性绿色发展可通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本质是强调机会平等的增长,为贫困人口创造越来越多的机会,为贫困人口提供创造和提升其能力的方式,为贫困人口提供免遭暂时或持久性生计损失的方法。只有让绿色发展的成果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共享,才能进一步坚定贫困地区绿色发展的道路。现行资源开发机制的不公,客观上导致了资源开发过程中利益分配的失衡,积极创新收益补偿机制,建立健全资源补偿制度,完善税收制度,是实现绿色减贫的关键一步。因此,绿色减贫必须强化绿色发展的包容性,通过减税和加大税收返还力度,增加中央政府对资源所在地政府以及居民的经济补偿;建立自然资源的折旧补偿制度,避免资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流失和消减。通过建立资源耗减及补偿账户,加大对资源开发与利用企业的资源折旧与耗减核算,实现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帮助片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资源收益实现共享,最终在各贫困片区内实现包容性发展。

第四、聚焦公共服务,重点强化内生性,内心强大才久远。绿色减贫之所以有利于贫困地区持续、稳定脱贫,关键在于其可持续发展成果的共享,而且共享机制中的公共服务机制尤为关键。特别是就目前连片特困地区脱贫的障碍来看,急需提升的公共服务是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广泛宣传各片区农户脱贫致富的典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实现扶贫工作从被动扶贫到主动扶贫的转变,从根本上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增强贫困人口自身的“造血功能”。另一方面,提升片区与发达地区交通联通以及区域内部交通网;注重继续实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在片区内修建通县公路、通乡公路和实行村村通等,实现区域内部经济一体化,降低区域内部及与发达地区间的交易成本,为片区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总之,绿色减贫应重点瞄准公共服务,特别要注重政府政策调控与服务,将生态补偿等绿色经济成果转化为良好的公共服务,尤其是要提升教育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第五、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减贫,跨入生态文明新阶段。绿色减贫是贫困地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贫困地区坚持绿色减贫,实现绿色发展是必然趋势。首先要把结合生态保护的脱贫作为重要路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努力实践探索生态脱贫的新路子。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完善绿色减贫机制。当前最主要是要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长效考核体系建设,体现绿色减贫的价值取向。建立干部考核办法,贫困地区资源产权和用途管制,能源、水和土地节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生态补偿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同时要加强案例研究,各地在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绿色产业扶贫等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经验,通过案例总结可以提炼各地创新发展的思路,进而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为同类地区推进绿色减贫提供借鉴。

第六、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力量,统筹开发与保护,点绿成金。大型生态治理和修复项目,资金需求大、技术难度高,需要政府统筹资金、协调各方力量、搭建合作平台,为推进生态扶贫提供服务保障;生态修复后也需要政府参与管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生态扶贫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农户脱贫增收,要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充分调动农户参与保护和开发的积极性,激发困难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农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扶贫开发,产业是支撑,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把生态资源优势、人口资源压力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环境、经济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建立政府、企业和群众协同发展的共赢机制。从政府的角度来看,首先,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完善体制机制,引导企业通过创新技术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效益,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其次,要完善产权制度,创新政企合作方式,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要引导企业和农户建立多元化的利益共享机制,根据不同农户的资源禀赋特征,实施一户一策,做到精准扶贫。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724 电话:58801012 email:ccprr2016@bnu.edu.cn
Copyright © 2002-201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