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减贫信息  >>   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
2018年7月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利用教育扶贫“拔穷根”

发布时间: 2018-08-31  浏览次数:

【本月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

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利用教育扶贫“拔穷根”

步入脱贫攻坚期,贫困治理面临突破深度贫困强力约束和致富发展两大难题。前者关系到扶贫脱贫的难度,影响着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后者关系到扶贫脱贫的长期可持续性。假如仅仅关注短期脱贫目标的实现,而忽视深度贫困人口长期致富能力的提升,其结果就是深度贫困问题暂时得到缓解,但深度贫困人口致贫根源却未消除。解决这两个因素的最佳办法就是通过教育扶贫路径寻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贫困问题的根本是教育文化问题,扶贫不能靠单纯的给钱给物、送暖送礼,脱贫也不能是简单的收入脱贫、物质脱贫,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贫困人口脱贫必须找准贫困的病症、狠抓贫困的源头,利用教育扶贫“拔穷根”。

一、教育扶贫是深度贫困地区“拔穷根”的关键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为解决贫困问题而进行不断的探索。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绵长,致贫原因复杂。从东部发达地区到中西部贫困地区,从农村贫困地区到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有共性也有个性,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有趋同也有差异。贫困治理有国家顶层设计的层面也有地方因地制宜的层面,有片区开发、整村推进扶贫,也有精准、因人施策扶贫。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之一,在处理复杂的贫困问题时,始终遵循贫困治理规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积极发挥其根本性、先导性、先决性的重要作用。

党中央强调“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扶贫脱贫过程中,“智”和“志”是内力、内因,只有真正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这种内力、内因,才能形成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我国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之所以深陷贫困不能自拔,固然受到自然地理、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水平长期低下。要根本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亟需从教育入手,因地制宜,分地区、分民族、分阶段制定教育发展策略,推动深度贫困人口持续脱贫,打破贫困代际传递,拔除贫困根源。

二、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全位推进

步入脱贫攻坚期,各地认真贯彻习近平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按照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的总体思路,不断加大深度贫困地区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从贫困学生资助到课程体系完善,全方位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质量提升。教育扶贫成为深度贫困地区“拔穷根”的关键举措。

首先,相关部门积极响应中央的脱贫攻坚部署,制定多项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和措施。2015年,教育部实施了20项教育扶贫全覆盖政策,针对不同等级、不同对象、不同地区,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及乡村教师等方面。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两免一补”、《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政策。2016年,教育部制定了首个《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并且明确提出实现贫困地区“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2018年,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制定了《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提出建立“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台账,稳步提升“三区三州”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面向“三区三州”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多渠道加大“三区三州”教育扶贫投入,切实打好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

其次,地方政府在落实教育扶贫政策时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分学段、分对象全面展开教育扶贫政策,推进深度贫困教育扶贫事业健康有序开展。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教育扶贫在扶贫开发中的地位。一方面,教育扶贫具有周期性和长期性特点。教育扶贫一般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扶贫学段,每一个学段的周期性很明显,这就导致教育扶贫周期长、见效慢。另一方面,教育扶贫对象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特点。教育涉及教师、学生、课程和环境四个要素。在制定教育扶贫政策时,既要系统地考虑这四个教育要素,也要区别对待每个教育要素。教育扶贫的特点对教育扶贫政策的落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地方政府只有充分的认识到教育扶贫的特点,才能制定最佳的教育扶贫政策,并利用教育扶贫“拔穷根”。从目前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实施情况来看,在学前教育方面,应不断加强学前教育建设,加强乡镇幼儿园和“一村一幼”建设,规范“一村一幼”辅导员管理;在义务教育方面,应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在学生方面,应构建全覆盖的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家庭孩子因贫失学;在乡村教师方面,应实施贫困县义务教育乡村教师编制保障工程,全额满足贫困县“特岗计划”教师招聘需求,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向贫困县倾斜,加大“国语”教师培养和补充力度,加大“国培计划”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对贫困县的倾斜力度,实施“银龄教师”支教计划。

三、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任重道远

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教育扶贫是解决扶贫难题的根本举措。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应该是从教育扶贫入手,着重在扶志与扶智、起点与过程、治标与治本、短效与长效四个结合上发力,确保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助力深度贫困地区顺利脱贫。

(一)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激发深度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深度贫困不仅表现在缺衣少粮的物质贫困,更表现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离的思想贫困以及表现在依赖等靠要的精神贫困。教育扶贫归根到底是要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提升,改善其非物质贫困的境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步入脱贫攻坚期,扶贫要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仅靠外力帮扶与支持不是长久之计,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因此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要注重“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形成脱贫的内生动力和长效动力。在“扶志”方面,重点是要把深度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提升自我脱贫的志气和勇气,摆脱“等靠要”的懒人思维和依赖心理,生发依靠自我劳动和自我奋斗脱贫致富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这方面需要政府宣传、示范、引领和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团、讲习所等活动,积极传播弘扬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脱贫致富的正能量,引导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营造积极向善、团结向上的社会氛围。在“扶智”方面,一是大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二是拓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范围,保障深度贫困地区有劳动意愿的人拥有一技之长,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因地制宜开展好劳务培训与劳务输出工作,提高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的实践要求“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志不强者智不达”,只有有效激发深度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形成内外合力助力脱贫。

(二)起点与过程相结合,让深度贫困地区的孩子共享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也是要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深度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应该因为大山阻隔就不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孩子尤其要注意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从根本上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首先要注重起点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机会。为了平等享受教育机会,政府从一开始就应该提供平等的物质条件,积极改善深度贫困地区教学基础设施,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一是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适度控制撤点并校,积极改善城镇大班额状况;二是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生活条件,积极实施农村儿童的营养改善计划,努力缓解住宿紧张的状况;三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保证有能力、有意愿上学的贫困学子不因贫困丧失受教育的权利。给予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结束的教育关怀和保障,是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其次要加强过程公平,让深度贫困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新形势下深度贫困教育脱贫应也该注重过程公平,着力使深度贫困地区的学生能够享有均等的教育资源,获得公平对待,实现差异性优化发展。深度贫困地区受限于自然地理的区位因素,在获取教育资源方面处于劣势,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合理有效调配教育资源,保证深度贫困地区能够享受到我国教育现代化所带来的福利,比如拓展远程教育、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教育服务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的软硬件服务能力建设,在保障深度贫困地区顺利脱贫的同时,也保证深度贫困地区儿童在建设教育强国道路上不掉队。

(三)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因地制宜实现教育扶贫政策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深度贫困地区一般地处高原、荒漠或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比较特殊,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比较落后。国家出台的教育扶贫政策方案在深度贫困地区实施时经常遇到来自自然地理、文化理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冲突,扶贫政策实施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调研中发现,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措施往往千篇一律,多是从建校舍、铺设塑胶跑道等方面入手,往往“见物不见人”“治标不治本”,片面的复制或者移植其他地区的政策措施,未能抓住深度贫困地区的症结,效果欠佳。我们认为,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应该注重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不搞“运动式”、“跑道式”形象工程,而应该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现实情况和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将教育扶贫的政策供给与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对接,从根本上拔出穷根。因此,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考虑其地域、人文特征,将政府脱贫政策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比如校舍和课堂的布局和设计可以凸显民族特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特色课程、非遗课程、传统技艺课程等,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再比如围绕《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一政策供给,大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待遇,设定差异化工资、福利和补助标准,解决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进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发挥乡村教师“教育扶贫的先行者”的重要作用,促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振兴,助力深度贫困地区顺利脱贫。

(四)短效与长效相结合,创新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政策实施的方式方法

教育投资是一项长期投资。在人力资本模型中,研究教育投资的收益函数往往表现为一种生命周期或者代际研究。与教育投资一样,教育扶贫政策同样面临着周期长、见效慢的困境。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多项聚焦于教育扶贫领域的政策措施,但其扶贫脱贫效果却不如其他扶贫方式那么直接明显。这导致深度贫困地区一度弱化、忽视教育扶贫,贫困人口脱贫后劲不足、脱贫可持续性较弱。教育扶贫不仅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也同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如果不给予充分重视,必将影响整个脱贫攻坚的顺利实施。面对脱贫攻坚步入三年倒计时,如何处理好教育扶贫工作的长期性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紧迫性之间的关系呢?我们认为,需要短效与长效相结合,创新教育扶贫政策实施的方式方法,尤其是要发挥学校和课堂的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科普宣教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改善学生的贫困观念,消除“小学生争当贫困户”等乱象的出现。在脱贫的三年攻坚期内,建议在深度贫困地区广泛开展“优秀团队进学校、有趣科普进课堂”活动,一方面积极组织优秀团队与深度贫困地区对接与联系,根据地域特色,组织不同团队,发挥文化团队、科技团队、专家团队在教育扶贫中不同作用;另一方面,基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困境,结合科普小知识,创新性提出能够结合学生发展的脱贫思路,让孩子和家庭参与到脱贫中去,提高脱贫的参与性和持续性。短效是为长效打基础,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育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当前的教育扶贫工作不仅要当作一场攻坚战也要当作一场持久战,久久为功,方能取得胜利。

 

主办: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承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联系人:张晓颖84419855

邮箱:zhangxiaoying@iprcc.org.cn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724 电话:58801012 email:ccprr2016@bnu.edu.cn
Copyright © 2002-201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