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学术论文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张琦: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3-04-27  浏览次数:

ddshh_副本.jpg


“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梁家河、正定、宁德……从农村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走遍了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如期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述他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推进“三农”工作的历程。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足迹,我们会深切感受到他那份大爱无疆的为民情怀,凝聚起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强大奋进力量。


习近平在地方


“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从陕北乡村到冀中重镇,从沿海开放城市到闽东老区,从八闽大地到钱塘江畔,在数十年的地方工作历程中,习近平同志怀抱一颗赤子之心,始终把扶贫使命扛在肩上,开展了许多极具前瞻性、引领性的扶贫实践,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也不断孕育、形成、丰富、发展。


要为人民做实事


1969年至1975年,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插队。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脉络,可以追溯到他的7年知青岁月,这也是他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的扶贫工作实践的起点。


“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插队期间,习近平感受到贫困带来的艰辛苦难,立下了摆脱贫困的志向,开始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最初探索。在梁家河,为了“让乡亲们吃饱肚子”,他带头打坝淤地解决吃饭困难,修沼气池解决做饭烧火困难,打井解决用水困难……向着“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面”的朴素目标而奋斗。他坚持群众路线,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泥土中摸爬滚打出了深厚感情,成了那个“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从梁家河的黄土地出发,习近平怀着一颗“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真正与民同苦、为民分忧。他对于梁家河的人民如此,对于全国人民亦是如此。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民富才能国强


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习近平在河北省正定县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和县委书记。他扛着自行车一步一步蹚过滹沱河,走遍全县200多个村子,探索农村改革脱贫路。


“我想给中央写个信,反映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把高征购减下来。”为了解决高征购造成的“粮食不够吃”问题,习近平跑省进京反映人民心声,顶住压力推动减征购,在14.3万亩河滩地上下足功夫,重点种林果、花生、瓜菜等经济效益好的作物,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使正定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为正定人民办了一件大事”。


“我认为‘大包干’是件好事,是调动农民种田积极性的好方法。‘大包干’分配简单,农民容易接受。”1983年,习近平以“真刀真枪大干一场”的实干精神,力主在正定全县推广大包干,开创了河北省的先河。1984年,他提出正定要树立社会主义大农业思想,发展“半城郊型”经济,走出了一条不丢城、不误乡、利城富乡的特色经济起飞之路。


习近平在正定期间的创新探索,使正定投身到农村变革的洪流中,开始走上富裕之路。而他,也对农村开始了理性探索和治理实践。


摆脱贫困


1985年6月至2002年10月的17年多时间里,习近平先后在经济特区、贫困地区、省会城市以及省委、省政府担任领导职务。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走遍八闽山山水水,带领干部群众书写了“摆脱贫困”的浓墨重彩新篇章。


在厦门,习近平主动请缨分管“三农”工作,深入最边远、最艰苦的军营村、白交祠村等山区贫困村,帮助村民谋划山下开发、山上“戴帽”,鼓励村民多种茶、多种果、发展沿海养殖,鼓励年轻人走出去……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在中国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宁德,习近平“三进下党”,发出“下党不摆脱贫困,我们就愧对乡亲父老”的感慨。“三上毛家坪”建设“思源水库”,解决饮水难问题。推动“四下基层”,重视扶贫先要“扶智”,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以解决吃饭、穿衣、住房为主线,着力发展“大农业”,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脚踏实地带领闽东百姓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摆脱贫困。


“真扶贫、扶真贫”,1999年春天,习近平在三明农村调研时,提出了这一深刻的扶贫理念,强调扶贫“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间,他牵头实施“造福工程”,推动“茅草屋改造搬迁”和“连家船民上岸定居”,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一方人的问题。他强调“饮水思源,勿忘老区”,不断争取政策、集聚合力,促进老区脱贫致富。他亲自领导推动闽宁扶贫协作,部署“移民吊庄”工程、推广“菌草技术”,探索出“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的扶贫协作机制,从根本上提升了西海固地区的发展能力,给“穷沟沟”带来山乡巨变,实现了“苦瘠甲天下”到“绿水青山”的蝶变。


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


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习近平带领浙江干部群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制定“八八战略”,首提“两山”理念,走出了绿色、可持续的扶贫新路子,率先开启城乡一体化实践。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习近平作出“浙江已全面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新阶段”的判断,主持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亲自部署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程,探索推进了“三位一体”合作经济发展等一系列农业农村重大改革,对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体制和“三农”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实践探索,直接推动了浙江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制度框架的构建和完善,使浙江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走在前列。


“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不仅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访贫问苦、问计于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的重点方向,他上高山,入海岛,走在田埂上,进到渔民家,山里人的苦、海边人的难,他都记在心里。他推动“山海协作工程”,通过省内发达县与欠发达县结对帮扶,跨越“清大线”,念好“山海经”;对口支援西藏那曲、新疆和田等中西部八个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干部群众对习近平的情谊,是习书记一趟一趟跑出来的”——浙江的很多干部回忆道。


如今,肩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浙江又站在了全新的起点上。


“三农”绝不是“微不足道的”


2007年3月至10月,习近平在上海担任市委书记。虽然在上海工作期间只有七个月零四天,但他深入上海郊区农村,走田头,访农户,听民生,摸民情,解民忧,足迹遍布全市当年的19个区县。


“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虽然农业比重非常小,不到1%,但只要有农业、农村、农民,就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不能说我们是国际化大都市,就轻农,就忽视农业,忽视‘三农’”。习近平在上海多次强调要坚持“三农”问题的战略地位,指出上海要在解决“三农”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要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当作“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农尊农爱农之情,给上海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记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上海出台了“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路线图”,正在积极探索一条与上海超大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打赢脱贫攻坚战


行程万里,人民至上。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踏雪前往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此后,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深入贫困地区考察调研,他的扶贫足迹遍布一个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农家院落到田间地头,从灶台上的窝头土豆到床上的被子褥子,“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带领中国人民一道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扶贫脱贫


“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十八洞村是湘西一座普通的小村庄,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以此为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进一步提出“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下,一项史无前例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在全国展开,扣好了精准扶贫的“第一粒扣子”。


识贫要精准,扶贫也要精准。“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昭通市考察时指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同年10月,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为精准扶贫开出了破题药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困难群众中间,反复思考“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形成了系统的精准扶贫方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制胜法宝。


一个也不能少


“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从甘肃临夏的东乡族村落到内蒙古的牧民蒙古包,从四川凉山的彝族村到云南腾冲的佤族村,从贵州黔西苗族村到广西的民族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脱贫问题,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考察困难群众脱贫情况。2017年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工作做好了,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就有了坚实基础”。


让革命老区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河北西柏坡、山东临沂、福建古田、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安徽金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革命老区考察调研,多次强调“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路上记在心里、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生动诠释,他将这份理念践行于对少数群体、特殊人群、特殊地区的特别关怀中,最终带领全体人民共同迈进全面小康。


越是艰险越向前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为了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战,不止一次在调研座谈会中强调做好“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工作。2017年在太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集中力量攻克“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堡垒。2018年在成都,习近平总书记用“有天无地,有山无田,有人无路”形容“三区三州”脱贫难度。2019年在重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区三州”仍有1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能放松”。2020年在云南,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工作难度大的县乡村,按照‘五个一批’的办法,强化分类施策、挂牌督战,着力攻克最后的堡垒”。


作为这场战役的总指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远至边疆,多次深访“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坡急沟深的盘山公路,往返四个多小时,深入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河村和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与困难群众一起围炉畅谈并许下承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


“越是艰险越向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场硬仗中既挂帅又出征,面对深度贫困,他拿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绝,面对贫困群众,他展现出“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的柔情。正是有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我们最终攻坚拔寨,坚决打赢了“收官战”。


创造人间奇迹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望来路,又是何等艰辛!脱贫攻坚的每个重要节点和重大关头,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始终怀揣着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以不停歇的脚步求索着消除贫困之道,最终带领亿万群众绘就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兑现庄严承诺,实现历史跨越。


新征程新使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依然放不下。如何在新征程上实现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最终实现包括5亿多农民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对此进行了深邃的思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0年10月底,脱贫攻坚战已胜利在望,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如何让刚刚摆脱绝对贫困的人们继续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那么,如何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呢?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又是哪些呢?两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给出了深入思考后的答案:“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要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


消除绝对贫困一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三农”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2021年1月26日,冒着风雪、翻山越岭,习近平总书记在冬日里深入到山西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和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考察调研。“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衔接好,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脱贫地区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广大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信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两年多来,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壮大起来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建立起来了,脱贫群众的口袋鼓起来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也牢牢守住了。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下一步“三农”工作怎么干?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早有谋划。2018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清晰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路线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五个振兴”,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并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点部署。


路线图有了,关键在于落实和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想在前面、走在前面,多次强调、多次部署,要求“三农”工作领域的领导干部要抓紧提高“三农”工作本领,各地区做好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全国各地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总要到田间地头、产业园区走一走、看一看,同干部群众共话桑麻奔小康,为产业发展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为乡村振兴找出路。


书写共同富裕“新答卷”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提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既是心中的信仰,更是实际的行动。10年来,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国之大者”,思对策、谋方略,领航掌舵,推动“共同富裕”伟大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现在从整个国家来讲,实现了全面小康,接下来要走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现代化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农村就是要推进乡村振兴,方方面面都还要芝麻开花节节高。”


时间刻录恢宏史诗,又将续写新的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今天的乡土中国早已换了人间,但追逐共同富裕的脚步不会停下。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足迹,我们必将在追寻共同富裕道路上行稳致远。



原文刊发于《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3年第3期(总第12期);作者张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724 电话:58801012 email:ccprr2016@bnu.edu.cn
Copyright © 2002-201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