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决胜阶段,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人民福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国家长治久安和我国国际形象”。不难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脱贫必须先行。而要扶贫脱贫,教育脱贫担负着重要而特殊的历史使命,百年大业,教育为本;而扶贫脱贫中,教育脱贫必需先行必须优先。
第一,“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是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教师的回信内容。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性途径,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离开教育扶贫,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即是一句空话。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在影响代际传递的教育、健康和迁移三类指标中,教育正相关性较健康、迁移来说更为显著,对贫困“代际传递”更强。在人力资本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具体路径当中,教育的贡献最大、健康次之、迁移最末,且教育贡献随时间而增大。有专家研究表明,通过对1993年—2011年7次调研,中国农村贫困群体代际收入传递路径中教育贡献率为0.072—0.165,健康的贡献率为0.005—0.032,迁移的贡献率为0.000016—0.000330。
第二,教育脱贫更加注重“造血”能力和内生动力培育的可持续性扶贫脱贫,是最具生命力的减贫方式。贫困不仅仅是表象性的收入贫困,更多还是贫困家庭的内在能力的贫困及内生动力缺失和不足。表象性的收入贫困改变是可在短期内通过资本集中投入和救济实施等“输血”方式快速实现,但不可避免地带来可持续性差,也可能产生未来返贫隐患和强烈对外依赖性(惰性心理和惰性行为泛滥)后遗症。克服这一弊端的唯一出路就是通过消除和减少能力贫困,加强贫困家庭内生动力即“造血”能力培育,其根本措施就是教育扶贫脱贫。
第三,教育脱贫工程的效果已显现,并获得贫困地区群众最佳好评。专家对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行业政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扶贫脱贫工程和政策在行业政策满意度中排名第一。有关专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各项政策效果综合测定中,教育的减贫效应最明显(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升一个百分点,片区贫困人口减少182人)。
第四,教育扶贫方式值得广泛推广。教育扶贫经验主要体现在:其一,出台了较为全面的支持政策。教育部门就有关贫困地区教育行业发展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细则》、《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关于做好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等20项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和行动。这些政策性文件,基本涵盖了贫困人口教育生涯各个阶段,制定了全方位普惠式优惠政策。其二,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不仅出台了覆盖面较广的支持政策,同时也就具体的支持政策建立了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其三,能够将宏观政策和规划转化为具体项目以及资金投入。教育扶贫支持政策大多能够转变为具体项目和资金投入,能够通过项目实施、资金投入推动具体政策、规划的落实,避免了只停留在政策、规划层面的弊端,体现了“真扶贫”和“扶贫真”的决策。
第五,教育扶贫效率将使扶贫脱贫效率大大提升。教育脱贫不仅仅贫困人口的暂时脱贫,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提升贫困人口的文化知识、技术技能和就业发展等综合能力提升,这种提升才是脱贫并走向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办法。因此,在脱贫工程中教育脱贫工程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各地必须高度重视,无论是资金还是项目的保障方面,都应给予优先和倾斜。
扶贫脱贫是体现“十三五”规划建议“补短板”思想的最为迫切的任务,而贫困地区“补教育短板”就是要努力改变和摆脱“短中最短”的局面,增强教育脱贫责任感,做到“守土有责、主动负责、敢于担当”,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