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外减贫信息  >>   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
2018年2月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充分发挥教育脱贫特殊效用,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目标高质量完成

发布时间: 2018-03-16  浏览次数:

【本月国内外减贫热点专题评论】


充分发挥教育脱贫特殊效用,
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目标高质量完成


    步入脱贫攻坚期,贫困治理面临着深度贫困强力约束和致富发展两大难题、两难选择。前者关系到扶贫脱贫的难度和深度,影响着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是否能够完成,以及完成脱贫质量;后者关系到扶贫脱贫的长期性和持续性效果。进一步说,即假如仅仅关注了深度贫困的短期脱贫目标实现,忽视了长远可持续发展致富和能力提升,其结果就是深度贫困暂时缓解,但贫困因素根源却未消除。解决这两个因素的最佳办法就是通过教育脱贫路径寻求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目标的实现。近日,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彰显了新时期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的重要性,也为破解以上两大难题指明了方向。这是因为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教育脱贫是解决扶贫长远性难题的根本举措。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最根本、最关键的就应该是从教育脱贫入手,着重在扶志与扶智、起点与过程、治标与治本、短效与长效四个结合上发力,确保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助力深度贫困地区顺利脱贫。为此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极其重要。

(一)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激发深度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这是教育脱贫的应有之义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之策

深度贫困之所以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贫困程度深,这种贫困不仅仅表现为缺衣少粮的物质贫困,更表现为与现代化发展相背离的思想贫困以及等靠要的精神贫困。教育脱贫归根到底是要实现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人力资本的提升,改善非物质贫困的境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步入脱贫攻坚期,扶贫要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仅靠外力帮扶与支持不是长久之计,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因此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要注重“扶智”与“扶志”相结合,形成脱贫的内生动力和长效动力。在“扶志”方面,重点是要把深度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提升自我脱贫的志气和勇气,摆脱“等靠要”的懒人思维和依赖心理,生发依靠自我劳动和自我奋斗脱贫致富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这方面需要政府宣传、示范、引领和教育,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团、讲习所等活动,积极传播弘扬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脱贫致富的正能量,引导贫困群众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营造积极向善、团结向上的社会氛围。在“扶智”方面,一是大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二是拓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范围,保障深度贫困地区有劳动意愿的人拥有一技之长,深入开展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因地制宜开展好劳务培训与劳务输出工作,提高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的实践要求“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志不强者智不达”,只有有效激发深度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形成内外合力助力脱贫。

(二)起点与过程相结合,让深度贫困地区的孩子共享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的根本还是要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深度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应该因为大山阻隔就不能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孩子尤其要注意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从根本上保障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首先要注重起点公平,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平等机会。为了平等享受教育机会,政府从一开始就应该提供平等的物质条件,积极改善深度贫困地区教学基础设施,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条件。一是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建设,适度控制撤点并校,积极改善城镇大班的状况;二是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生活条件,一方面积极实施农村儿童的营养改善计划,另一方面缓解住宿紧张的状况;三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保证有能力、有意愿上学的贫困学子不因贫困丧失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对特殊困难家庭儿童给予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结束的关怀和保障,这是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其次要加强过程公平,让深度贫困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新形势下深度贫困教育脱贫应该更加注重过程公平,着力使深度贫困地区的学生能够享有均等的教育资源,获得公平对待,实现差异性优化发展。深度贫困地区受限于自然地理的区位因素影响,在获取教育资源方面处于劣势,这就需要通过政府合理有效调配教育资源,保证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尽享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福利,比如拓展远程教育、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教育服务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提升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的软硬件服务能力建设,在保障深度贫困地区顺利脱贫的同时,也保证深度贫困地区孩子在建设教育强国道路上不掉队。

(三)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因地制宜实现教育脱贫政策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深度贫困地区一般地处高原、荒漠或山区,生产生活条件比较特殊,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比较落后。国家出台的教育脱贫政策方案在深度贫困地区实施时经常遇到来自自然地理、文化理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冲突,扶贫政策效果往往大打折扣。调研中发现,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往往千篇一律,多是从建校舍、铺设塑胶跑道等方面入手,往往“见物不见人”、“治标不治本”,片面的复制或者移植其他地区的政策措施,未能抓住深度贫困地区之症结,教育脱贫效果欠佳。我们认为,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应该注重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不搞“运动式”、“跑道式”形象工程,而应该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现实情况和区域内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将教育脱贫的政策供给与实际需求进行精准对接,从根本上拔除穷根。因此,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考虑其地域、人文特征,将政府脱贫政策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比如校舍和课堂的布局和设计可以凸显民族特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特色课程、非遗课程、传统技艺课程等,以此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再比如围绕《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一政策供给,大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的待遇,设定差异化工资、福利和补助标准,解决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教师“进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发挥乡村教师“教育扶贫的先行者”的重要作用,促进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振兴,助力深度贫困地区顺利脱贫。

(四)短效与长效相结合,创新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政策实施的方式方法

受限于教育自身公共物品的特殊属性,教育脱贫政策面临着周期长、见效慢的困境,人力资本模型中关注的教育投资与收益函数往往表现为一种生命周期或者代际研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密集的聚焦于教育扶贫领域的政策方案,但是其扶贫脱贫效果却没有其他扶贫方式那么直接明显,导致深度贫困地区存在教育扶贫被弱化、被忽视的现象,以及贫困人口脱贫后劲不足、脱贫可持续性较弱。教育扶贫虽然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但同时也是一项根本性工作,如果不予以重视将会影响整个脱贫攻坚顺利实施。面对脱贫攻坚步入三年倒计时,如何处理好教育扶贫工作的长期性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紧迫性之间的关系呢?我们认为,需要短效与长效相结合,创新教育脱贫政策实施的方式方法,尤其是要发挥学校和课堂的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科普宣教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改善学生的贫困观念,杜绝“小学生争当贫困户”“叔叔阿姨,请不要来我们这里支教”等乱象的出现。在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的三年攻坚期内,建议广泛开展“优秀团队进学校、有趣科普进课堂”活动,一方面积极组织优秀团队与深度贫困地区对接与联系,根据地域特色,组织不同团队,发挥文化团队、科技团队、专家团队在教育脱贫中不同作用;另一方面,基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困境,结合科普小知识,创新性提出能够结合学生发展的脱贫思路,让孩子和家庭参与到脱贫中,提高脱贫的参与性和持续性。短效是为长效打基础,方式创新是教育脱贫工作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育脱贫工作的长期性和持久性。因此,当前的教育脱贫工作不仅要当作一场攻坚战也要当作一场持久战,久久为功,方能取得胜利。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
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724 电话:58801012 email:ccprr2016@bnu.edu.cn
Copyright © 2002-2010.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版权所有